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11位北大城环学院教师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发布时间:2021-05-05

近日,全球性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北京大学共有166位学者成为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其中,151amjs澳金沙门有11名教师上榜。

151amjs澳金沙门生态学系方精云院士入选“生态学”榜单;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贺灿飞教授入选“应用经济学”榜单;环境学系陶澍院士、朱东强教授、胡建英教授、王喜龙教授、徐福留教授、程和发教授、生态学系朴世龙教授、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陆雅海教授、彭建研究员入选“地理学”榜单。

151amjs澳金沙门以地理学为主体,包含生态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多个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推进学科创新,引领学科发展。

*按照姓名字母排序

程和发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青年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系统分析研究。现担任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编委。曾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青年学者”等。曾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结题优秀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BHBP导师科研奖等。

方精云

151amjs澳金沙门生态学系教授、云南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遥感等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全球变化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群体、重点基金等项目40余项,发表论著380余篇。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长江学者成就奖(2006)、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中国出版政府奖(2011)、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2014)、美国生态学会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2019)等。

贺灿飞

151amjs澳金沙门院长、经济地理系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下设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任《地理研究》和《世界地理研究》等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出版《环境经济地理研究》、《演化经济地理研究》、《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等16部著作。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奖、第九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第六届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胡建英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博导,长江特聘教授,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主要从事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的甄别及生态效应与健康风险研究,近5年主持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际环境毒理学与环境化学学会(SETAC)“MENZI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Award”,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现担任Chemosphere 副主编,Environ. Sci. & Technol. Let., Environ. Sci. & Technol. Wat.,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和生态毒理学报编委。

陆雅海

151amjs澳金沙门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地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名词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氮循环等领域研究。作为主持人和学术骨干先后承担“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以及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来,围绕土壤微生物和生态功能主题,在水稻土和自然湿地微生物地理分布、缺氧土壤有机质分解机制、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甲烷排放微生物机制等方面有较多研究成果。

彭建

151amjs澳金沙门副院长、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系研究员、长江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综合自然地理学。现担任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期刊副主编,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面上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

 朴世龙

151amjs澳金沙门生态学系教授、博导,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为2019年丹·大卫奖之未来奖的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Global Change Biology、National Science Review、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期刊编委。曾担任全球碳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成果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3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陶澍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博导,长江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兼任国家生态环境咨询委委员,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等。主要从事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的研究。目前重点包括全球污染物排放清单、污染物迁移和暴露模拟以及农村生活源污染物生成和对室内外空气质量及健康影响等。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00余篇。Web of Science引用超过两万次,H指数77。

王喜龙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环境/土壤化学。现担任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期刊副主编,曾担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编委。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基金和科技部973等多个项目。

徐福留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和污染生态学领域研究工作。现兼任国际生态模拟学会委员、Ecological Indicators 副主编、以及Ecological Modeling和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编委。近年来获得的奖励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北京大学正大优秀教师奖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国家水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多个项目。

朱东强

151amjs澳金沙门环境学系教授,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水化学。现担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等多个国际编委。曾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曾主持或参与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多个项目。